把好传感器发展关,促进物联网跨越“一步之遥”
2771-02-24 14:19:47 来源:科技日报信号接口标准作为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之一,规定了传感器与传感节点信号接口的信号类型、电气参数及表述格式,旨在方便传感器和传感节点之间的系统集成,实现软件复用。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物联网扮演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而传感器则是物联网的“神经末梢”。在声势颇大的智慧城市大发展面前,目前我国传感器的关键基础件发展滞后的“窘境”更显突出。
据悉,2013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通信协议、网络管理、智能计算、协同处理等领域的技术实力不断提升,部分科研成果已达世界领先水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物联网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创新能力亟须提升,缺乏龙头骨干企业,规模化应用不足,这些都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传感技术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关键,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从全球总体情况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占据了传感器市场70%以上份额;发达国家在传感器领域具有的技术和品牌等优势,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已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共有10大类42小类6000多种传感器产品,中低档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产品品种满足率在60%—70%。但从行业产品结构看,老产品比例超60%,新产品明显不足,其中高新技术类产品更少;同时,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
国内传感器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较小,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其中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高达90%;二是技术水平总体偏低,很多企业都是引用国外的原件进行加工,自主创新困难;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规格、系列不全;四是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配套不足。
该如何推动物联网和传感器产业发展?专家强调,应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组织实施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继续落实《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序推进我国物联网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各地区各环节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格局;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围绕物联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集中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引导行业示范应用,选择一批重点领域,统筹部署物联网应用和感知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协调、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等的协调互动和衔接配合。
相关阅读
- • 生态环境部发布: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运行管理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23-10-10
- • 正式实施!日本尖端半导体出口管制生效,影响23种制造设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7-25
- • 生态环境部发布: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征求意见稿) 2023-07-25
-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TSG D7002-2023) 2023-07-19
暂无评论
- 网友评论:
- 已有0条评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益择网”或“益择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择网,转载或摘编请必须注明益择网, http://www.51select.com/ ,用作其他用途请务必联系本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