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园地 > 行业新闻

《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解读

2015-04-28 09:56:00  何 可 逄 丽发布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对2015年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的工作重点进行部署。很重要的两点就是要制定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务质量升级指导意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行动计划》提出,“抓好重点消费产品质量提升、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输往非洲产品质量提升、服务业质量提升四大专项行动。”为进一步对方案进行解读,记者采访了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蒋家东。
  蒋家东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提质增效升级是关键,也是难点。”
  近年来,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全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从2008年的81.18逐年提高到2013年的83.14,呈现稳中有升、积极向好态势;质量对对外贸易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一批质量优势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产业脱颖而出,逆市上扬,带动对外出口实现平稳增长。2014年我国出口总值达到14.39万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4.9%,产品质量正在成为带动外贸结构升级的主导因素,装备制造业成为出口的重要增长点,铁路机车、通信设备出口增速均超过10%。
  蒋家东说:“尽管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国质量发展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领域的质量问题依然突出,走进‘质量时代’的基础还很不牢靠。”
  从国内看,一些领域的质量问题依然突出。据统计,2014年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虽达到了92.3%的历史高位,但仍有23种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不足80%;在中国消费者协会2014年统计的消费者投诉中,质量投诉的总量达到28.39万件,质量投诉在总投诉中的占比仍然高达45.8%。从国外看,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竞争力还不强,“中国制造”的质量形象还需要着力塑造和大幅提高。据国家外文局2014年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海外消费者对购买我国品牌的担忧仍然聚焦在质量方面。调查显示,有62%的海外受访者担心中国品牌的质量不过关,60%的受访者担心假冒伪劣太多,43%的受访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42%的受访者担心售后服务不佳。
  蒋家东坦言:“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尚未消除,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巨大挑战。”
  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以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正逐步让位于以质量提升、差异化竞争为主的现代发展模式,统筹国内国际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另一方面,美国、欧盟、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应对经济危机,不断巩固和强化本国和本地区在技术含量、产品质量以及国际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正通过回归和强化发展制造业,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如,2011年美国推出《高端制造合作伙伴计划》,鼓励产学研合作,培养制造业高端人才,开发创新型的节能制造工艺,致力于提高国家关键产业的制造能力;2012年,欧盟发布《欧盟2020战略》,这是欧盟为恢复工业应有地位而提出的再工业化战略中的一部分;2013年,德国政府联合学术界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这是德国为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有效面对消费者偏好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而提出的工业升级计划;日本政府也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积极出台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重点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在这一背景下,实施产品与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质量升级,既是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当务之急,也是保障消费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
  由于消费品质量事关消费安全和社会稳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事关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输非产品质量事关外贸平稳增长与国家形象、服务业质量事关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抓好重点消费产品质量提升、电子商务产品质量提升、输往非洲产品质量提升、服务业质量提升四大专项行动,正是抓住了产品与服务质量提升全局的牛鼻子。“抓好了、抓实了,不仅可以切实解决我国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产生立竿见影的治理效果,而且具有长期的带动与示范作用,为全面推动各地区、各行业质量升级积累丰富经验。”蒋家东说。
  蒋家东还建议,由于我国产品与服务领域的质量发展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具有不平衡性,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和质量升级指导意见的制定必须做好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与措施保障。
  在国家层面上,要以《质量发展纲要》和《2015年行动计划》为总揽,加强多部门协调,形成系统方案,确保综合施策。
  在地方与行业层面上,要结合省情、区情、市情实际,突出行业特点,形成具体计划。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要积极发展技术水平高、质量竞争力强的外向型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确保质量升级起点高、目标高。中部地区,在自身崛起以及承接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过程中,应注重利用自身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不断进行质量升级,发展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对于资源短缺型的地区,要加快改进传统生产工艺,制定环保标准,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型产业,寻求产业质量效益提升的新路径。西部地区,要利用政策支持、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调整和转变企业的竞争方式,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打造西部质量优势品牌,将质量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结合起来,集聚形成质量升级的后发优势。
  在企业层面上,要增强质量竞争意识,主动发挥质量提升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质量提升活动,坚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要做到这一点,要着眼企业长远经营、品牌长远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品牌的产品质量和市场影响力是关键。企业要紧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及时捕捉顾客质量需求的变化趋势,瞄准产品质量标杆,狠抓质量技术攻关,确保产品质量实现跨越提升,满足甚至引领消费需求。要坚持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让“中国制造”品牌摆脱低质低价标签,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精品制造”,最终转向优质优价,塑造“中国制造”品牌值得信赖的质量形象。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质量发展纲要》贯彻实施的中期阶段,希望《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到实处,实施取得实效,为建设质量强国、实现“三个转变”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暂无文档
    分享到:
暂无评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益择网”或“益择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择网,转载或摘编请必须注明益择网, http://www.51select.com/ ,用作其他用途请务必联系本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更多促销产品

更多最新产品

海能TANK微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