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园地 > 行业新闻

智慧粮仓落户湖南金霞粮库

2949-02-25 14:04:44    来源:中国仪表网
    数字粮食管理平台以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储存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粮库信息对粮库(仓)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数字化描述,并利用它作为工具支持和完善人们对储粮的管理。7月1日,湖南省首个“智慧粮仓”,湖南数字粮食管理平台正式落户金霞粮库。
  湖南粮食集团数字粮食管理平台框架设计为五层:感知层、控制层、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其中感知层主要针对库区基础设备粮情传感器、视频摄像机、RFID设备、通讯网络进行建设;控制层重点针对安防监控、自动化出入库作业、智能仓储作业相关的自动化控制设施设备进行建设;执行层则包括储粮业务管理系统以及储粮安全监控系统库区管理板块的建设;管理层包括储粮业务管理系统以及储粮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管理板块的建设;决策层包括储粮决策支撑系统、集团储粮信息管控中心的建设;而数据中心则共同服务于执行、管理、决策层。
  储粮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工作人员介绍,粮食作为“活体”储藏,对温度、湿度、水分的要求极高。过去,储粮基本依靠主观经验,而现在依靠信息技术,一切变得有规可循。在金霞粮库,粮仓中装有检测各项粮情指标的传感器,监测粮食储存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等关键指标数据的变化;同时仓内还配套全景摄像机及激光测量仪,可实时观测仓内情况、精确测量仓内粮食的体积和数量。
  据湖南粮食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系统将采集的粮情数据自动与预警规则进行分析判断,一旦检测到异常系统自动发出报警提示,并通过播放警报音及发送短信的方式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如果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或者仓内气体浓度未达到安全范围,系统将自动开启智能通风系统进行调节,有效保障粮食储存的安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储粮信息的传输更实时、更准确,具备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自动统计的功能,达到了高效、科学储粮的目的。”该负责人说。
  从智慧粮仓的经济效益来看,大量物联网设备的应用,使得数据采集和反馈更简便准确,降低了仓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消除信息孤岛,避免了人工核对数据的无效劳动,降低粮库管理成本;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也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了大量直观的分析数据;另外,采用最佳保存环境和最优操作模式,降低粮食的存储成本,重量损耗和品质损耗,真正实现“颗粒归仓”。
    暂无文档
    分享到:
暂无评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益择网”或“益择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择网,转载或摘编请必须注明益择网, http://www.51select.com/ ,用作其他用途请务必联系本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更多促销产品

更多最新产品

海能TANK微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