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监测仪器的新市场前景
3329-02-25 14:05:56 来源:仪器仪表交易网在过去的几年里,经过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有了明显的突破。在环境监测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初步具备了中国特色的监测技术,建立了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环境管理体系。随着监测队伍的扩展,监测的范围也进一步延伸。因此全国出现了一批知名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他们对多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在他们研究课题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在环境监测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清晰的头脑,看到它的不足之处。
现在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压力,其主要压力来自两部分,即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外部压力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环境监测机构的开放压力,尤其是面临外国严格的环境监测机构;二是国内各部门、各行业监测站和部分科研院所的环境监测工作滞后,其工作状况脱离实际、不合理。从目前来看,外部压力的约束并不是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从根本上制约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因素是内部压力。首先,在我国环境监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环境监测站的职能没有经过法定程序来确立,法律法规严重缺失,外加上现行的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脱离了实际。以上问题的积累阻碍了我国环境监测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目前的较大发展前景,从PN2.5提供的总体数据显示那些一、二线的城市是主要的承担点,这些城市是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大的加大了环境的恶化以及二氧化碳的增加,甚至导致更多的有毒物质进入空气中,造成各种各样的不同天气情况,这些都是电气化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后续反应。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多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低档产品,技术水平一般,产品种类少,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这样使得监测频次低、采样误差大、监测数据不准确,不能及时反映排污状况,既影响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和执法的严肃性,又易挫伤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对于现阶段的问题,我们国家首先要加大对环保工作急需的监测技术的科研投入,把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列入环境科研重点领域。借助国家各种扶持政策,推进环境监测仪器的产业化和技术升级。同时促进监测仪器科研与生产结合,鼓励环境监测仪器生产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合作,加快环境监测技术的成果转化。
利用市场调控手段,促进环境监测仪器生产企业的重新组合,逐步改变监测仪器生产技术薄弱、投资分散、低水平重复、市场竞争力低的状况,实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形成一批监测仪器生产的骨干企业。同时产品要从中低档向高档仪器设备上调整,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未来2-3年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环境监测的投入,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市场将维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经济发展速度。预计到2016年,整个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市场规模将超过250亿。
鉴于以上总总,保护环境已经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了,这就更需要把环境监测做到位,需要把监测仪器发展起来,只有切实的了解环境,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保护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相关阅读
- • 新型CAR-T细胞治疗癌症的研发策略和临床转化 2023-08-08
- • AI自动化时代下,未来实验室需要何种人才? 2023-08-08
- • 新型无辐射磁粉成像扫描仪面世 2023-08-01
- • Nat Commun:重编程DNA合成血细胞,可装载几乎任何药物分子,用于对抗癌症和超级细菌 2023-07-19
暂无评论
- 网友评论:
- 已有0条评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益择网”或“益择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择网,转载或摘编请必须注明益择网, http://www.51select.com/ ,用作其他用途请务必联系本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