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易拉罐上有细菌 喝前先洗洗罐口
2012-10-09 15:59:23 来源:大江网■实验道具:9瓶从小商店里购买来的易拉罐饮料,这些易拉罐均在同一时间从包装箱中取出放置在货架上。(实际使用8瓶,1瓶作为备用)
■实验工具:医用无菌生理盐水、灭菌吸头、培养皿、医用灭菌棉签
■实验人员:南昌市西湖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工作人员
■实验方法:采样后进行48小时的细菌培养,看能长出多少菌落
实验
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
实验一:直接采样
实验人员先选取了3瓶易拉罐。1号易拉罐没有经过任何处理,2号易拉罐用纸巾擦拭罐口,3号易拉罐用湿巾擦拭罐口。为了让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实验人员还对纸巾、湿巾做了采样,结果发现它们本身并不含有细菌。
在对样品处理完毕后,实验人员用棉签对着易拉罐的罐口进行采样,之后对样本进行细菌培养。
48小时后,结果出来了。1号易拉罐有3个菌落,2号易拉罐有2个菌落,3号易拉罐有1个菌落。实验人员指着长有菌落的培养皿说:“这是菌落,一个点代表一个菌落,有一个菌落就说明在培养之前有一种细菌。”
看来,市民如果在饮用易拉罐饮料时,稍不留神,就可能将细菌喝下。
实验二:清洗倒置后采样
“现在一些好的商家,会对一些放置久了的易拉罐饮料的罐体进行清洗,这样做十分有必要。”实验人员告诉记者,清洗后,再将易拉罐倒放,也能很好地减少细菌的滋生。
在进行这组实验时,实验人员将4号易拉罐作为对比品,未进行任何处理,5号易拉罐用水清洗罐口,而6号易拉罐罐口用纸巾简单擦拭后,倒立存放6个小时。然后,对上述易拉罐的罐口分别取样,并进行48小时的细菌培养。
结果显示,5号和6号易拉罐培养皿上的菌落数为0,均未滋生细菌,而作为对比的4号原始样品却存在2个菌落。
实验三:用手擦拭
“一些市民在购买易拉罐后,看到罐口拉环处很脏,往往习惯用手直接进行擦拭,这样的做法很不卫生。”实验人员说。
对此,实验人员也进行了一番实验。7号易拉罐未进行任何处理,作为对比样品。记者对着8号易拉罐的罐口,用手擦拭后,实验人员对其取样。在进行细菌培养后,记者发现,8号样品培养皿上的菌落数和7号易拉罐样品一样多。看来,这样的做法起不到任何作用。

用棉签对1号易拉罐采样

用纸巾擦拭2号易拉罐

用湿巾擦拭3号易拉罐
总结
喝罐装饮料前最好先清洗罐口
此次实验,因为受样品的来源所接触的环境、气温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实验结果必然受条件所限制。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饮品从出厂到上架售卖,会经过包装、储存、运输、摆放、上架等多个环节。其所处环境不同,所吸附的细菌就会不同,接触的人不同,沾上去的细菌也会不同。
“其实,有些企业早已注意到了这点。像八宝粥,其开启处会有一个塑料盖子罩上,避免灰尘和细菌进入;方便面外面的塑料膜,既可起到防尘作用,还可以加固塑料盒。还有些饮品在吸管插入处,会让你揭开插入口处的一小块纸,这也是为了防止吸管在插入过程中把外界的细菌带入。”
对此,西湖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的负责人建议,市民在购买罐装饮料时,应选择距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喝之前,最好先用清水把罐口洗干净,然后再倒入杯中饮用,避免嘴对罐直接饮用。同时,他也提醒说,这些直接饮用进入嘴里的细菌,其实在我们的手上也经常有,其中多数细菌是不致病的,吃下去后一般会在胃肠道内被消化掉。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易拉罐罐口上存在致病细菌,一旦入口,将对市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注:实验仅对本次受试样品负责)
提醒
选对吸管喝饮料
如果市民外出口渴时,没有纸巾,又没有湿巾,那该如何避免细菌饮入腹中呢?西湖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的负责人建议可以向商家索要吸管,但选择吸管也有一些讲究。首先先看生产包装袋上标注的信息,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和编号(QS标志)。其次看颜色,五颜六色的吸管尽量不要买。最后,在吸管未接触饮料前,最好闻一闻,看有没有刺鼻的异味,如有异味,说明是问题吸管。另外,喝热饮时尽量别用吸管。
(来源:大江网)
相关阅读
- • 两篇Nature发布癌症重大突破:世界首创减少癌细胞转移的新方法 2023-08-04
- • 科技新篇章,共同聚焦2023宽禁带半导体先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 2023-07-25
- • 纳米孔测序仪:小小“身躯”却是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访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白净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7-11
- • 906项 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公示 2023-07-05
暂无评论
- 网友评论:
- 已有0条评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益择网”或“益择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择网,转载或摘编请必须注明益择网, http://www.51select.com/ ,用作其他用途请务必联系本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